我們常常用「口若懸河」來稱讚一個人口才好,
基本上滔滔不絕可以稱得上有好口才,
但距離好的演說者還有一小段距離。
為什麼?因為他缺了一門演說中很重要的技術,
那就是「留白」。
事實上,滔滔不絕是一個講者的詛咒,
因為他會下意識認為,把每分每秒完美填滿才代表紮實,
所以不斷催油門、把所有順口溜、名言錦句展現出來,
但是,卻忽略了留給聽眾喘息和理解的時間。
我自己也常犯這樣的毛病,
因為對內容有信心、夠熟練,
所以不自覺的加快節奏,以為聽眾都能跟得上。
但後來發現,有時講到笑點聽眾來不及笑、哭點聽眾來不及掉淚,
就是因為沒有充分製造「留白」的時間。
這部演說影片,就是最好的「留白」示範。
先談談什麼是留白,
簡單來說,就是說話時,句與句之間的停頓。
很多人誤以為留白就是忘詞,講滿才是王道,
但是錯了,留白才是一位講者自信的展現,
因為他深深明白讓氣氛飛一會兒的重要。
其中的留白技術,基本上分成短留白和長留白:
一、短留白:
短留白用於描述故事,在句與句之間使用,時間大概是1秒,
目的在於讓聽眾有時間理故事脈絡。
你看,這位講者一開始說了一個「賣油翁」的故事,
我們來試著從中觀察他的短留白在哪:
「有一位射箭的人來到鎮上展示他的才能【短留白】,他是神射手,一箭接一箭,都正中靶心【短留白】。有一個人,他沒有喝采,只說道「這只是熟能生巧罷了」(*3) 【短留白】。」
這樣的短留白為聽眾爭取到理解故事的時間,
而講者同時藉由這個留白,讓眼神與聽眾對視,
抓住每一位聽眾的目光。
二、長留白
長留白用於講述道理,尤其在帶出深刻寓意時,時間約2─3秒,
目的在於讓聽眾咀嚼玩味你的道理,進而深感認同。
這位講者在講完「賣油翁」的故事後,準備帶出他想表達的道理,
我們來觀察他怎麼運用長留白:
首先,講者先從故事轉入寓意,
「我講這個故事的用意何在?【長留白:讓聽眾思考】接下來的問題是:你練習什麼?【長留白:讓聽眾省思】因為無論你練習什麼,你一定會精通它。【長留白:讓聽眾理解】」
再來,講者從兩個反面例子切入,
「如果你練習詐騙,你就會精通詐騙【長留白】;如果你精通抱怨,你就會精通抱怨,你可以抱怨每一件事,想都不用想【長留白】。」
最後,講者以正面的行動呼籲作結,
「假如你在生命裡練習和平,你就會精通和平【長留白】。你會非常精通的【長留白】。假如你在生命裡練習快樂,你就會非常精通快樂【長留白】。假如你練習認識自己,你就會非常非常精通認識自己。【長留白】」
長留白的藝術就在於利用那2到3秒的沉默,製造說理的餘韻,
這份餘韻其實就是你話語的尾勁,只是它需要時間才能動耳入心。
然而我們常常太害怕這份沉默,總是想盡辦法填補它,
反而錯失了拉出話語的尾勁的機會。
演說中的留白,就像是中國山水畫的留白,不加底色,
利用黑白的疏密聚散為整幅畫布局,反而形成一種意境之美。
如果你已經口若懸河,恭喜你贏過90%的人,
若想要再超越前面那10%的高手,那就要鍛鍊「留白的技術」,
你會發現,此時無聲勝有聲。別急,就讓氣氛飛一會兒吧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